Page 94 - 莞工二十年
P. 94

092               ——东莞理工学院20年发展足迹                                                                                                                            第三章  本科新跨越  百尺再登高        093






                        二、联合培养研究生


                        2005年10月13日,我校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东莞理工学院与华南理工

                    大学共建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协议书》,开始启动联合培养理工类研究生项                                                                     ֻ໴ࢫḤḤؿᅚଢѓק໊ބࣉሁྍ཮౵
                    目,七年来,共计联合培养理工类研究生91名,毕业53名,在读38名。所培
                    养硕士研究生涉及材料学、电机与电器、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计算
                    数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
                                                                                                                         一、“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提出
                    息系统、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 物理电子学、思想政治教育、马

                    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经济法学等18个专业。2011年7月
                                                                                                                         在10年专科办学的基础上办本科院校,对学校是个全新的考验。为此,
                    7日,我校与华南理工大学续签《华南理工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研究
                                                                                                                    学校结合当时的基础、面临的形势、所处的环境,认真开展更新教育教学观
                    生协议书》。
                                                                                                                    念大讨论,并着力搭建本科发展平台,大力加强科研带动教学,加大人才引
                        2007年10月18日,我校与暨南大学签订《暨南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共
                                                                                                                    进和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新建院校的后发优势,不断加强办学机制、管理
                    建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协议书》,开始启动联合培养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项
                                                                                                                    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学校还注重科学定位发展目
                    目,五年来,共计联合培养人文社科类研究生47名,毕业27名,在读20名。
                                                                                                                    标,以此来凝聚共识,引领发展。
                    所培养研究生涉及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古代文学、企
                                                                                                                         为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2002年4月28日,学校成立发展
                    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数量经济学、金融学、
                                                                                                                    规划咨询专家组,邀请专家为学校献计献策。专家组成员包括中科院蔡睿贤
                    现当代文学、产业经济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行政管理、国民经济
                                                                                                                    院士、时任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时任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邵
                    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等17个学科。
                                                                                                                    立勤研究员、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泰岭教授、时任东莞市人民政府副
                        目前,我校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共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8名,
                                                                                                                    市长张顺彩同志、暨南大学陈乔之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陈春花教授、东莞理
                    毕业80名,在读58名,共涉及33(两个专业两校重合,不作重复统计)个专
                                                                                                                    工学院原院长张遐龄教授。
                    业。
                                                                                                                         2002年5月12日,在东莞市政府召开的东莞理工学院新校区规划建设咨
                        我校经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评审认可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计39
                                                                                                                    询会上,提出了把我校建设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心,原创性的培训基
                    人,参与暨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项目的指导教师共计21人。
                                                                                                                    地,科技成果转化的苗圃,成为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目
                                                                                                                    标。2002年5月23日,在学校召开的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的大会上,

                                                                                                                    校长杨晓西作了题为《走创新之路——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规划》的动员报
                                                                                                                    告,提出了“建成具有创新特色的地方名牌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2002年7
                                                                                                                    月16-18日,在学校暑期干部学习班上,时任学校党委书记钟剑辉同志作了题
                                                                                                                    为《为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的讲话。2002年10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